同日而论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tóng  rì  ér  lùn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be mentioned in the same breath
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“同日而论”的成语拼音为:tóng  rì  ér  lùn,注音:ㄊㄨㄙˊ ㄖㄧˋ ㄦˊ ㄌㄨㄣˋ,词性:作谓语、宾语;用于否定句,年代:古代成语,出处: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苏秦列传》:“夫破人之与破于人也,臣人之与臣于人也,岂可同日而论哉!”,基本解释:犹言相提并论。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放在一起谈论或看待。,例句:宋代·辛弃疾《青玉案·元夕》词:“同是长云万里空,千峰万壑路不同。同为济时艰难事,共受时危忽至风。”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拼音 | tóng  rì  ér  lùn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注音 | ㄊㄨㄙˊ ㄖㄧˋ ㄦˊ ㄌㄨㄣˋ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词性 | 作谓语、宾语;用于否定句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英文 | be mentioned in the same breath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年代 | 古代成语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解释 | 犹言相提并论。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放在一起谈论或看待。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出处 | 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苏秦列传》:“夫破人之与破于人也,臣人之与臣于人也,岂可同日而论哉!”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例句 | 宋代·辛弃疾《青玉案·元夕》词:“同是长云万里空,千峰万壑路不同。同为济时艰难事,共受时危忽至风。”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补充纠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