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袍同泽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tóng  páo  tóng  zé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comrades in the same army
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“同袍同泽”的成语拼音为:tóng  páo  tóng  zé,注音:ㄊㄨㄥˊ ㄆㄠˊ ㄊㄨㄥˊ ㄗㄜˊ,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朋友之间,年代:古代成语,出处:《诗经·秦风·无衣》:“岂曰无衣,与子同袍。王于兴师,修我戈矛,与子同仇。岂曰无衣,与子同泽,王于兴师,修我矛戟,与子偕作。”,基本解释:袍:长衣服的通称;泽:内衣。原形容士兵互相友爱,同仇敌忾。比喻共事的关系(多指军人)。也指有交情的的友人。,例句:《资治通鉴·唐纪七》:“同袍同泽之义,岂可以刑人!岂可以瞒上官!”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拼音 | tóng  páo  tóng  zé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注音 | ㄊㄨㄥˊ ㄆㄠˊ ㄊㄨㄥˊ ㄗㄜˊ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词性 |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朋友之间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英文 | comrades in the same army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年代 | 古代成语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解释 | 袍:长衣服的通称;泽:内衣。原形容士兵互相友爱,同仇敌忾。比喻共事的关系(多指军人)。也指有交情的的友人。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出处 | 《诗经·秦风·无衣》:“岂曰无衣,与子同袍。王于兴师,修我戈矛,与子同仇。岂曰无衣,与子同泽,王于兴师,修我矛戟,与子偕作。”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例句 | 《资治通鉴·唐纪七》:“同袍同泽之义,岂可以刑人!岂可以瞒上官!”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补充纠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