遗形去貌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yí  xíng  qù  mào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The last appearance
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“遗形去貌”的成语拼音为:yí  xíng  qù  mào,注音:ㄧˊ ㄒㄧㄥˊ ㄑㄩˋ ㄇㄠˋ,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,年代:古代成语,出处:明·袁宏道《与陶孝若书》:“然一相识,而遂遗形去貌,又非浅浅者可同年轮也。”,基本解释:指舍弃一切外在形式。,例句:唐代杜牧的《秋夕》中有句:“人自去国来,枯藁年年复何有。”表示离开故乡后,人的容貌会逐渐改变,形象和原本的样子有所不同。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拼音 | yí  xíng  qù  mào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注音 | ㄧˊ ㄒㄧㄥˊ ㄑㄩˋ ㄇㄠˋ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词性 |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英文 | The last appearance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年代 | 古代成语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解释 | 指舍弃一切外在形式。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出处 | 明·袁宏道《与陶孝若书》:“然一相识,而遂遗形去貌,又非浅浅者可同年轮也。”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例句 | 唐代杜牧的《秋夕》中有句:“人自去国来,枯藁年年复何有。”表示离开故乡后,人的容貌会逐渐改变,形象和原本的样子有所不同。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补充纠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