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瞪口呆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mù  dèng  kǒu  dāi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terrified
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“目瞪口呆”的成语拼音为:mù  dèng  kǒu  dāi,注音:ㄇㄨˋ ㄉㄥˋ ㄎㄡˇ ㄉㄞ,词性: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补语;形容吃惊的神态,年代:古代成语,出处:元·无名氏《赚蒯通》第一折:“吓得项王目瞪口呆,动弹不得。”,基本解释:形容因吃惊或害怕而发愣的样子。,例句:故事中,小明在侦破案件时,发现了一个重要的线索,当场的警察们都目瞪口呆,不敢相信小明的发现能如此准确。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拼音 | mù  dèng  kǒu  dāi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注音 | ㄇㄨˋ ㄉㄥˋ ㄎㄡˇ ㄉㄞ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词性 | 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补语;形容吃惊的神态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英文 | terrified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年代 | 古代成语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解释 | 形容因吃惊或害怕而发愣的样子。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出处 | 元·无名氏《赚蒯通》第一折:“吓得项王目瞪口呆,动弹不得。”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例句 | 故事中,小明在侦破案件时,发现了一个重要的线索,当场的警察们都目瞪口呆,不敢相信小明的发现能如此准确。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补充纠错